“新國九條”要點梳理及簡要點評

前言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强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 這是繼2004、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出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檔案,具體意見共9個部分,被業界稱為“新國九條”。
圍繞“新國九條”,證監會、滬深北交易所若干配套制度規則也相繼發佈,形成“1+N”政策體系。 “新國九條”發佈同日,證監會針對《意見》發佈了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6項規則草案,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同步就《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股票上市規則》等19項具體業務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涉及提高主機板上市門檻、規範减持、完善退市制度等方面。
鑒於此,君倫特對“新國九條”的要點梳理及簡要點評如下,以便各位讀者快速瞭解知悉:
一、總體要求
要點梳理:
五個“必須”
·必須堅持和加强黨的領導
·必須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
·必須全面加強監管
·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
·必須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主題
階段目標
·未來5年,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總體框架。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
·到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准進一步提高,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品質資本市場。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再次明確、強調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總體要求,即資本市場要接受黨的領導,資本市場要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要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 資本市場要高品質發展,同時要全面加強監管,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
二、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
要點梳理:
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制度。
提高主機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内容評估標準。
强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
進一步壓實交易所稽核主體責任,完善股票上市委員會組建管道和運行機制,加强對委員履職的全過程監督。
建立稽核回溯問責追責機制。
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仲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仲介機構“黑名單”制度。
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
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
君倫簡評:
在發行階段,“新國九條”要求主機板和創業板上市標準進一步提高(根據滬深交易所同步出臺的配套檔案,僅就最近一年淨利潤的上市標準而言,主機板從六千萬元提高到一億元,創業板新增了六千萬元的要求),科創板要進一步明確突出“科創内容”。 並且進一步強調落實了各類主體責任,包括上市公司、仲介機構、交易所和證監會。 同時,強調了回溯問責機制,旨在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 發行人的“第一責任”進一步壓實,仲介機構“看門人”責任進一步加大,在上市的入門環節建立起更嚴肅、更嚴峻的監管態勢。
三、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
要點梳理:
加强資訊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
全面完善减持規則體系。
强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
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在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方面有所創新,要求圍繞注册制强化資訊披露制度,大幅提升對上市公司欺詐上市、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懲處力度。 這將使違法行為面臨的懲罰成本高於潜在收益數倍、數十倍,對於合法經營、專注主業、在創新研發領域不斷努力的優質企業將形成積極激勵。 此外,通過提出完善、嚴控、規範减持體系以及鼓勵强化上市公司分紅的力度與頻率等要求,進一彰顯了制度設計的長期科學性,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吸引穩健的長線資金入市,實現產業發展與資金投資的良性迴圈。
四、加大退市監管力度
要點梳理:
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
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
進一步暢通多元退市通路。
進一步削减“殼”資源價值。
進一步強化退市監管。
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出臺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再次改革,退市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加快推進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更科學的退市制度建設與更嚴格有效的監管有助於完善交易所“優勝劣汰”機制,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此外,本次退市名額調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屍空殼”、“害群之馬”,並非針對“小盤股”。
五、加强證券基金機构監管,推動行業回歸本源、做優做强
要點梳理:
推動證券基金機构高品質發展。
積極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要求證券基金等市場機构“處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關係”、“積極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在此基礎上,通過監管引導市場機构向有利於資本市場高水准建設、長期資金壯大的方向發展。
落實方面,證監會修訂了《關於加强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旨在通過加強監管,發揮上市證券公司推動行業高品質發展的引領示範作用。 重點包括:督促公司端正經營理念,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等主責主業; 發揮現代企業治理的有效性,强化內部制衡,完善人員管理,優化激勵約束,加强對境內外子公司的管控; 落實全面風險管理和全員合規要求,强化風控名額資訊披露; 合理審慎開展融資,提高資金運用效率,提升投資者回報。
六、加强交易監管,增强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要點梳理:
促進市場平穩運行。
加强交易監管。
健全預期管理機制。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在交易監管方面提出增强穩定性,圍繞交易管理這個重點,在以往監管基礎上對异常的交易進行了細節方面的進一步優化,通過交易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識別交易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把問題消滅於無形。 “新國九條”要求股市建立形成內在穩定波動的機制。 這些政策的落實將進一步維護市場的穩定性、公平性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降低系統性風險,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
七、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
要點梳理:
建立培育長期投資的市場生態,完善適配長期投資的基礎制度,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
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研究規範基金經理薪酬制度。 修訂基金管理人分類評估制度,督促樹牢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
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私募資管業務穩健發展,提升投資行為穩定性。
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落實並完善國有保險公司績效評價辦法,更好鼓勵開展長期權益投資。
君倫簡評:
機構投資者是市場長期穩定資金的重要來源。 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新國九條”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又著眼於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 前述政策的實施,不僅能進一步减少股市的异常波動,而且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對於上市企業也有一定的甄別篩選作用,有利於龍頭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好服務高品質發展
要點梳理:
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位金融五篇大文章。
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堅持統籌資本市場高水准制度型開放和安全。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進一步明確了資本市場“更好服務高品質發展”的方向,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尤其是進一步強調了“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國資國企改革等國家戰畧實施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目標。 這也與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階段,要有不被“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的需求是相匹配的。
九、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要點梳理:
推動加强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大幅提升違法違規成本。
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
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
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監管鐵軍。
君倫簡評:
“新國九條”首先著眼針對違法違規的協同執法、聯合打擊,再提及從央地、部際出發協調服務實體經濟的聯動,體現了監管“先規範,後發展”的思想。 這也反映出自去年國家金融監管機構改革深入推進以來,頂層統籌力度正逐步强化的態勢。 此外,“新國九條”還展現了監管層自成體系的系統思維,《意見》發佈當日,證監會針對《意見》發佈了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方面的6項規則草案,展現了一個完備的“1+N”監管政策體系。 這些政策檔組合的背後,隱含著一個完整自洽的邏輯鏈條,有助於系統性地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准,營造良好市場生態。
總結
“新國九條”的發佈,是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它體現了國家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對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堅定決心。 “新國九條”旨在通過提出了强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實現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保障社會長期穩定,有望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opy Protected by Chetan's WP-Copyprotect.